这种床形体很大,床前有相对独立的活动范围,虽在室内使用,但宛如一间独立的小房子。拔步床多在南方使用,因南方温暖而多蚊蝇,床架的作用是为了挂蚊帐。上海潘氏墓、河北阜城廖氏墓及苏州虎丘王氏墓出土的家具模型都属于这一类。北方则不同,因天气寒冷,人一般多睡暖炕,即使用床,为使室内宽敞明亮,只需在左右和后方安上较矮的床围子就行了。这种床式整体布局所造成的环境空间犹如房中又套了一座小房屋。拔步床下有地坪,带门栏杆,大有“床中床、罩中罩”的意思。
楠木垂花柱式拔步床
楠木垂花柱式拔步床, 明·中期拔步床也称“八步床”示其巨大。挂檐及横眉部分均镂刻透雕,表现古代人物故事;前门围栏及周围档板刻有麒麟、凤凰、牡丹、卷叶等纹样,刀法圆熟,工艺高超,体现出明代中期的典型风格。
榉木拔步床
榉木拔步床,清,床为榉木制成。四角及床沿以十根立柱坐落在方形须弥式台座上。上部四圈各镶三块楣板,浮雕折枝花卉纹,楣板下安夔纹倒挂牙子。床围及床牙浮雕卷云纹,床前门围子浮雕折枝花卉纹。整体造型稳重大方,装饰花纹精美华丽,是清式床具的经典之作。
榉木攒海棠花围拔步床
榉木攒海棠花围拔步床,清中期,床为十柱,置于平地之上,周身大小栏板均为攒海棠花围,垂花牙子亦锼出海棠花,风格统一,空灵有致,装饰效果极佳。据《通俗常言疏证》引《荆钗记》:“可将冬暖夏凉描金漆拔步大凉床搬到十二间透明楼上”,并谓:“今乡村人尚云拔步床,城市人反云踏步床,非也”。拔步床即床体外设置踏步,且踏步上设架如屋,即有飘檐、拔步及花板。架子外再设架子的“大床”。
甬式全围屏拔步床
晚清时期的甬式全围屏拔步床,是舟山博物馆“百年老床展”中的一张,其出于哪一位能工巧匠之手,今已不可考,但其制作之精良、雕镂之精美实在令人叹为观止。上设顶盖,下设底座,四周设围屏,后围屏可以打开。此床挂面由红木、楠木、花梨木等多种木材制成。楣板上以黄杨木和象牙镶嵌戏曲人物,窗成芭蕉扇形。颜色鲜亮,色彩为红底,富丽堂皇,整体充满了线与面、深与淡的对比美。木材质地细腻,木纹优美,气味芬芳,还能防腐、防虫,全床榫卯结构,不用一根钉,可拆可装,百多年过去,至今仍稳固如初,无鼠啮虫蛀。仔细欣赏这张床,无论是其做工还是装饰,使人觉得其古朴中有典雅,浑厚中见灵气,真实具体地记录了那时富人的生活、习俗以及审美情趣。